2024年以来,城发集团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压紧压实党(总)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以高质量党建点燃城发集团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现推出“书记项目巡展”专栏,集中展示一批“书记项目”典型案例,扩大“书记项目”创新成果的示范引领效应,推动城发集团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江阴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党总支“科创”冲锋号 发展新引擎
一、基本情况
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战略引领下,科创园区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平台,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2024年初,江阴规划院党总支选派建筑分院、规划所、景观所等多专业优秀设计师与靖江工业园区组建“澄靖科创园”项目组,为园区整体建设提供专业的设计服务,解决各种不同的业态和功能需求。围绕“立产业为本,筑园区为基,引项目为源”的设计目标,通过汇聚多元生态产业体系,塑造产业乐享智能园区基地,实现科创园区建筑环境质的飞跃,打造高标准现代化工业园区标杆,奋力走出规划院设计创新的特色之路。
二、主要做法
1、理论教育“学”在深处。
党总支书记带头在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中锤炼党性,发挥“头雁”作用。以“初心不改,匠心筑梦”党总支品牌为引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将党的创新理论与BIM技术运用相结合,通过红色教育基地沉浸式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发扬“工匠精神”。创新开展“BIM技术+红色基因”双赋能培训,提升项目组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倡导创新思维和跨界合作,勇于尝试新方法、新技术,推动设计创新和服务升级。建立“党员责任岗+技术攻坚组”双轨制,要求党员在BIM三维审查、海绵城市系统设计等关键环节亮身份、践承诺,形成红色引擎驱动技术创新的良性机制。
2、实践探索“行”在实处。
党总支坚持“书记项目书记抓”,与靖江工业园区共建“1+N”项目攻坚小组,积极构建“党建联合体”作战体系,将党旗扬在项目上。开展“红色工地”活动,按照“一项目一方案”要求,明晰工作责任、明确推进节点、明细具体举措,定期召开工程专题例会,对提出的问题及时归纳总结,寻求最优解决方法。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调研等方式实时把握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设计方案,由党员设计师带头破解装配式建筑节点优化等各类技术难题,同时将项目进度、技术创新等与党员考核挂钩,激发责任担当意识。通过“党建红”赋能“科技蓝”,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技能、将服务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形成“一个项目一面旗、一批项目带全局”的生动局面。
3、服务创新“融”在深处。
在服务过程中,党总支要求项目组始终坚持以园区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方法。借鉴“红色客服”机制,党员牵头组建技术服务团队,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等先进技术手段,为园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项目组还积极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和设计后服务,围绕“匠心兴企、匠心惠民”党总支品牌理念,形成“党建引领—技术创新—服务升级”的价值闭环,赢得园区客户的广泛赞誉和信赖。
三、工作成效
1、设计理念提升。在园区设计方面围绕“创新型、生态化、示范性”三大发展关键词,在建设技术、智慧运维、运用新能源方面体现科技引领。通过BIM三维审查,实现园区数字孪生建模全覆盖,解决专业科室壁垒,提升设计合理性及配合性,有效缩短设计周期,为现场高效有序施工奠定良好基础。在海绵城市设计运用中,景观室与设备室协同设计“雨水花园+智能调蓄”系统,精准控制年径流总量,满足园区绿色生态、可持续性发展需求。
2、项目成果丰硕。项目组与园区方建立“党建联合体”协作平台,定期开展工程例会,通过“工序穿插工作法”,实现施工图设计与专项论证同步推进,项目整体进度提前50余天,破解装配式建筑节点优化技术难题20余项。基于“科创赋能+责任担当”双轮驱动,通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形成“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社会价值”的良性循环,采用“设计+运营”全流程服务体系,为同类园区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江阴经验”。
3、社会效应显著。澄靖科创园项目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项目,以“科技创新引领、全产业链聚集”为发展导向,总投资5亿元,目前盘活闲置用地40亩,新增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现阶段园区以“放水养鱼、筑巢引凤”的招商理念引育科创型企业入驻,预计可培育上千个就业岗位,力争将靖江工业园区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产业空间转型的标杆。